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旱地农业研究所

正高级职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正文

李尚中
镇原试验站

时间:2023年10月25日 09:55 来源:  作者: 点击:

【字体:

 

李尚中,男,生于19775月,硕士研究生,研究员,中共党员,副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土壤质量镇原观测实验站常务站长,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学会农业自然灾害减灾委员会理事,马首农言特聘专家。主要从事旱地生态循环农业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等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奖10项,地、厅级奖2项。合作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5部。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制定标准5项。2015年获得甘肃青年五四奖章,2018年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2022年入选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计划(神农青年英才)。

 

代表性成果

成果奖励

1. 甘肃东部旱作区草畜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关键技术与模式应用,2022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排名第

2. 旱作玉米绿色丰产低水分籽粒直收技术研究与应用,202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等奖(排名第); 

3. 一种旱地地膜玉米田免耕直播冬小麦的方法,2020年度获甘肃省专利三等奖(排名第一);

4. 旱地农田水分变化特征及适水种植技术与应用,2020年度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5. 黄土高原旱作农田旱灾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9年度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6. 旱作玉米密植增产高效种植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2017年度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7. 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4年度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六);

8 西北旱塬集雨覆盖高效用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2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9 西北旱作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1年获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10. 北方旱塬区优质粮食产业开发模式与技术研究,2007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八)。

专利、技术规程

1. 一种旱地地膜玉米田免耕直播冬小麦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310324531.1),第一发明人;

2. 一种旱作春玉米区蓄墒御旱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310324283.0),第三发明人;

3. 一种旱地冬油菜免耕抗旱抗寒的种植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310416265.5),第一发明人;

4. 旱地地膜玉米机械化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技术规程,甘肃省地方标准,标准代号:DB62/T 2886-2018,第一起草人。

5. 旱地地膜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企业标准,标准代号:Q/QYMH 002-2023第一起草人。

6.旱地地膜玉米增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企业标准,标准代号:Q/QYMH 004-2023第一起草人。

代表性论著

1. 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草业学报,2020,2910),182-191(第一作者);

2. 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土壤水热特征及产量品质效应.草业学报,2018,27(04):34-44(第一作者);

3. 品种、密度与覆膜方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草业学报, 2017, (12): 35~47(第一作者);

4. 不同覆膜集雨种植方式对旱地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应用生态学报, 2014.2, (02): 458~466(第一作者)(获优秀论文奖);

5.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 (06): 22~27(第一作者);

6. 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的水温及增产效应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05): 922~931(第一作者)(入选领跑者5000);

7. 旱作覆膜集雨农业探索与实践,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12(第二主著);

 

上一条:张绪成
下一条:陈光荣

Copyrights © 2020 旱地农业研究所 版权所有  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

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13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