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旱地农业研究所

正高级职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正文

赵刚

时间:2021年05月31日 10:47 来源:  作者: 点击:

【字体:

 

赵刚,男,汉族,1981年5月出生,甘肃静宁人,硕士,研究员,中共党员。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中国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协会农艺节水分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理事,甘肃省作物学会理事。镇原试验站站长。2008年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作物抗旱栽培、旱地农田水分高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完成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参与获得省部级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3篇;参著专著5部。2016年获得甘肃农业科学院先进个人。

成果业绩

1、旱作玉米绿色丰产低水分籽粒直收技术研究与应用(10-1),证书号2022-J2-012-R1,202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甘肃中东部小麦抗旱耐寒栽培机制及技术集成示范(10-6),证书号2020-J2-047-R6,2021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黄土高原旱作农田旱灾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10-6),证书号2019-J2-026-R6,2020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一种旱地地膜玉米免耕直播冬小麦的方法(8-3),证书号2020-ZL-031,2021年获甘肃省专利三等奖;

5、旱地农田水分变化特征及适水种植技术与应用(7-3),证书号2020-J3-003-R3,2021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6、西北旱作玉米密植丰产增效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10-6),证书号2019-KJ094-3-R06,2019年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

7、西北旱地集雨种植高效用水技术与应用(15-5),证书号KJ2015-D2-040-R5,2015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代表论文

1、Plow layer management during the fallow season can enhance the wheat productiv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a semi-arid region. Soil & Tillage Research,2023,Volume 228, April 2023, 105633(第一作者);

2、宽幅播种旱作冬小麦幅间距与基因型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1):2171-2181(第一作者);

3、旱塬区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9,36(02):339-347(第一作者);

4、不同播种方式对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玉米播种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8,27(12):145-155(第一作者);

5、黄土旱塬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发育和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01):155-160(第一作者);

6、夏休闲期复种油菜对旱地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04):1199-1204(第一作者);

专著:

1、旱作覆盖集雨农业探索与实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副主著;

2、西北黄土高原旱区增粮增效新技术,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参编;

3、北方主要作物干旱和低温灾害防控技术,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参著。

 

上一条:董博

Copyrights © 2020 旱地农业研究所 版权所有  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

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13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