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种名称:陇山药1号
审(认)定编号:甘认菜2011060
品种介绍(1000字以内):
1、品种来源及品种标准:山药新品种“陇山药1号”是从甘肃平凉市崆峒区收集的山药种质资源中提纯选育出的新品种,根据高产优质等育种目标,采用优良单株和优良群体筛选相结合、试验与生产相结合、产量分析与品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于2010年选育而成。原代号py07-22。
2、特征特性:属晚熟品种,茎圆柱形,主茎及分枝基部为红褐色,分枝末端及幼嫩时的主茎为绿色,叶形多呈戟型,前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叶色深绿。地下薯块呈长圆柱形,一般长40~80cm,平均为74.15cm,表皮土黄色,块茎须根较少,鲜薯断面白色,肉质细腻,粘度高。对炭疽病和褐斑病表现为抗病。经甘肃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测定,块茎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粗淀粉含量较低,粗蛋白含量高。其中,粗蛋白含量为32.4g·kg-1,较当地主栽品种平凉山药(25.9g·kg-1)高25.10%;粗淀粉含量为190.8g·kg-1,比平凉山药(201.6 g·kg-1)低5.36%;可溶性糖为5.72 g·kg-1,比当地品种(9.14g·kg-1)低37.4%;鲜薯水分含量为73.5%。
3、产量表现:单株薯重一般为0.42~0.68kg,产量一般为24252.0kg·hm-2,最高可达26851.5 kg·hm-2。2009-2010年多点试验平均亩产24793.5kg·hm-2,较对照增产13.44%。2010年多点试验生产平均亩产23 538.0 kg·hm-2,较对照增产12.50%。
4、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能排能灌、微酸到中性的土壤。3月下旬播种,选择无病害单重在100g左右的种薯,播种密度为52500株·hm-2左右,每亩用腐熟的有机肥22500~30000kg·hm-2及过磷酸钙750kg·hm-2作基肥。支架引蔓,中耕培土,及时采收。
5、适宜区域:适宜在甘肃省六盘山以东河谷地带川区、天水市川区、陇南市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及国内同类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