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土壤质量镇原观测实验站依托甘肃省农科院镇原试验站建设。始建于1972年,“八五”进入国家农业科技计划,2005年命名为“农业部黄土旱塬区农业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018年首批入选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现有自主产权的建设用地6.8亩和科研监测用地60.9亩,建有砖混结构大楼两栋共1928m2、1座水分-养分抗旱鉴定设施710m2,现有25台套生理生态仪器。先后于1978年、2005年建立了两个长期定位试验,积累了土壤、作物、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与植物样品。
实验站以保障我国西北黄土旱塬区作物持续稳定增产和耕地合理利用为目标,基于陇东黄土旱塬黑垆土和黄绵土及一年一熟种植制度可持续发展需求,开展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旱地土壤肥力、生产力、气候等长期监测,完善旱地农田耕地质量保育长期定位观测点及观测体系,揭示能突破旱地土壤障碍因子和高强度种植制约,促进农田地力提升的关键过程和重要调控机制。入选国家实验站以来,主编《旱作覆盖集雨农业探索与实践》专著1部,参编《中国土壤肥力演变》专著1部,颁布实施《旱地地膜玉米机械化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技术规程》1项,发表论文29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长期以来,实验站积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和职称层次较高,研究方向明确的研究团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黄土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验站站长:李尚中 研究员
常务副站长:樊廷录 研究员
联系电话:0931-7603736


